德州仪器最后一款cpu(德州仪器为什么退出手机cpu市场)
本文目录
- 德州仪器为什么退出手机cpu市场
- amd的产品系列
- cpu的发展史
- 手机处理器的历史
- ARM处理器发展历史,有没有人知道ARM处理器哪一年开发出哪一种型号比如说ARM9是哪一年的
- 德州仪器 OMAP4460处理器和高通骁龙Snapdragon MSM8260处理器哪个性能好些处理器架构更为先进
- 德州仪器omap4470与高通的s41.5ghz处理器那个好,哪个更适合玩游戏
- 德州仪器和高通CPU哪个好
- 求inter和amd芯片的发展历程,要详细的英文名和中文名,越多越好,要贴近现在流行,实用点的
德州仪器为什么退出手机cpu市场
主要还是基带芯片方面的问题。德州仪器的CPU能耗比很好,稳定性也相当不错,曾经是很好的手机处理器之一,但是德州仪器是通讯基带方面并没有优势,如果使用德州仪器的处理器一般还需要搭配其他公司的通信基带、交较多的专利费,手机厂家还需要调试处理器和基带的兼容性,加上德州仪器有更赚钱的业务,所以也就放弃了手机处理器业务了。
amd的产品系列
对于需要高性能计算和IT 基础设施的企业用户来说,AMD 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1981年,AMD 287FPU,使用Intel80287 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Intel80287 基本相同。也是迄今为止AMD 公司唯一生产过的FPU产品,十分稀有。■AMD 8080(1974年)、8085(1976年)、8086(1978年)、8088(1979年)、80186(1982年)、80188、80286微处理器,使用Intel8080 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Intel同名产品基本相同。■AMD 386(1991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9,有SX 和DX 之分,分别与Intel80386SX 和DX 相兼容的微处理器。AMD 386DX与Intel 386DX同为32位处理器。不同的是AMD 386SX是一个完全的16位处理器,而Intel 386SX是一种准32位处理器(内部总线32位,外部16位)。AMD 386DX的性能与Intel80386DX相差无己,同为当时的主流产品之一。AMD也曾研发了386 DE等多种型号基于386核心的嵌入式产品。■AMD 486DX(1993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4,AMD 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代486产品。而后陆续推出了其他486级别的产品,常见的型号有:486DX2,核心代号P24;486DX4,核心代号P24C;486SX2,核心代号P23等。其它衍生型号还有486DE、486DXL2等,比较少见。AMD 486的最高频率为120MHz(DX4-120),这是第一次在频率上超越了强大的竞争对手Intel 。■AMD 5X86(1995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X5,AMD 公司在486市场的利器。486时代的后期,TI(德州仪器)推出了高性价比的TI486DX2-80,很快占领了中低端市场,Intel 也推出了高端的Pentium系列。AMD为了抢占市场的空缺,便推出了5x86系列CPU(几乎是与Cyrix 5x86同时推出)。它是486级最高频的产品----33*4、133MHz,0.35微米制造工艺,内置16KB一级回写缓存,性能直指Pentium75,并且功耗要小于Pentium。■AMD K5(1997年)微处理器,1997年发布。因为研发问题,其上市时间比竞争对手Intel的奔腾晚了许多,再加上性能并不十分出色,这个不成功的产品一度使得AMD 的市场份额大量丧失。K5的性能非常一般,整数运算能力比不上Cyrix x86,但比奔腾略强;浮点预算能力远远比不上奔腾,但稍强于Cyrix 6x86。综合来看,K5属于实力比较平均的产品,而上市之初的低廉的价格比其性能更加吸引消费者。另外,最高端的K5-RP200产量很小,并且没有在中国大陆销售。■AMD K6(1997年)处理器是与Intel PentiumMMX同档次的产品。是AMD 在收购了NexGen,融入当时先进的NexGen 686技术之后的力作。它同样包含了MMX指令集以及比Pentium MMX整整大出一倍的64KB的L1缓存!整体比较而言,K6是一款成功的作品,只是在性能方面,浮点运算能力依旧低于Pentium MMX 。■K6-2(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曾经是AMD的拳头产品,普遍被奉为经典产品。AMD K6-2系列微处理器在K6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改进,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入了对3DNow!指令的支持。3DNow!指令是对X86体系的重大突破,此项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是大大加强了计算机的3D处理能力,带给我们真正优秀的3D表现。当你使用专门3DNow!优化的软件时就能发现,K6-2的潜力是多么的巨大。而且大多数K6-2并没有锁频,加上0.25微米制造工艺带给我们的低发热量,能很轻松的超频使用。也就是从K6-2开始,超频不再是Intel的专有名词。同时,K6-2也继承了AMD 一贯的传统,同频型号比Intel 产品价格要低25% 左右,市场销量惊人。K6-2系列上市之初使用的是K6 3D这个名字(3D即3DNow!),待到正式上市才正名为K6-2。正因为如此,大多数K6 3D为ES(少量正式版,毕竟没有量产)。K6 3D曾经有一款非标准的250MHz 产品,但是在正式的K6-2系列中并没有出现。K6-2的最低频率为200MHz,最高达到550MHz。■AMD 于1999年2月推出了代号为Sharptooth(利齿)的K6-3(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它是AMD 推出的最后一款支持Super架构和CPGA封装形式的CPU。K6-3采用了0.25微米制造工艺,集成256KB二级缓存(竞争对手英特尔的新赛扬是128KB),并以CPU 的主频速度运行。而曾经Socket 7主板上的L2此时就被K6-3自动识别为了L3,这对于高频率的CPU来说无疑很有优势,虽然K6-3的浮点运算依旧差强人意。因为各种原因,K6-3投放市场之后难觅踪迹,价格也并非平易近人,即便是更加先进的K6-3+出现之后。■AMD 于2001年10月推出了K8架构。尽管K8和K7采用了一样数目的浮点调度程序窗口(scheduling window ),但是整数单元从K7的18个扩充到了24个,此外,AMD 将K7中的分支预测单元做了改进。global history counter buffer(用于记录CPU 在某段时间内对数据的访问,称之为全历史计数缓冲器)比起Athlon来足足大了4倍,并在分支测错前流水线中可以容纳更多指令数,AMD 在整数调度程序上的改进让K8的管线深度比Athlon多出2级。增加两级线管深度的目的在于提升K8的核心频率。在K8中,AMD 增加了后备式转换缓冲,这是为了应对Opteron在服务器应用中的超大内存需求。■AMD于2007下半年推出K10架构。采用K10架构的 Barcelona 为四核并有4.63亿晶体管。Barcelona是AMD 第一款四核处理器,原生架构基于65nm 工艺技术。和Intel Kentsfield 四核不同的是,Barcelona并不是将两个双核封装在一起,而是真正的单芯片四核心。■引入SSE128技术Barcelona中的一项重要改进是被 AMD 称为“SSE128”的技术,在K8架构中,处理器可以并行处理两个SSE指令,但是SSE执行单元一般只有64位带宽。对于128位的SSE操作,K8处理器需要将其作为两个64位指令对待。也就是说,当一个128位SSE指令被取出后,首先需要将其解码为两个micro-ops,因此一个单指令还占用了额外的解码端口,降低了执行效率。■内存控制器再度强化当年当AMD 将内存控制器集成至CPU 内部时,我们看到了崭新而强大的K8构架。如今,Barcelona的内存控制器在设计上将又一次极大的改进其内存性能。■创新——三级缓存受工艺技术方面的影响,AMD处理器的缓存容量一直都要落后于Intel,AMD 自己也清楚自己无法在宝贵的die上加入更多的晶体管来实现大容量的缓存,但是擅长创新的AMD却找到了更好的办法——集成内存控制器。■领先的性能满足当今最迫切的商务需求数据中心的管理者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压力,诸如网络服务、数据库应用等的企业工作负载对计算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在当前的IT支出环境下,还要以更低的投入实现更高的产出。迅速增长的新计算技术如云计算和虚拟化等,在2012第二季度实现了60%的同比增长率3%,这些技术在迅速应用的同时也迫切需要一个均衡的系统解决方案。最新的四核AMD皓龙处理器进一步增强了AMD独有的直连架构优势,能够为包括云计算和虚拟化在内的日渐扩大的异构计算环境提供具有出色稳定性和扩展性的解决方案。■ 卓越的虚拟化性能具有改进的 AMD 直连架构和AMD 虚拟化技术(AMD-V(TM)),45nm四核皓龙处理器成为已有的基于AMD 技术的虚拟化平台的不二选择,2012年全球的OEM厂商已基于上一代AMD 四核皓龙处理器推出了9款专门为虚拟化应用而设计的服务器。新一代处理器可提供更快的虚拟机转换时间,并优化快速虚拟化索引技术(RVI)的特性,从而提高虚拟机的效率,AMD 的AMD-V(TM)还可以减少软件虚拟化的开销。■ 无与伦比的性价比与历代的 AMD 皓龙处理器相比,新一代四核皓龙处理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性能和每瓦性能比显著增强,包括:1.以与上代四核皓龙处理器相同的功耗设计,大幅提高 CPU时钟频率。这得益于处理器设计增强AMD 业界领先的45 nm沉浸式光刻技术和超强的处理器设计与验证能力。2.L3缓存容量提高200%,达到6MB,增强虚拟化、数据库和Java等内存密集型应用的性能。3.支持 DDR2-800 内存,与现有AMD 皓龙处理器相比内存带宽实现了大幅提高,并且比竞品使用的Fully-Buffered DIMM 具有更高的能效。■ 无可匹敌的节能特性AMD 皓龙处理器业已带来了业界领先的X86 服务器处理器每瓦性价比,与之相比,新一代45 nm 四核AMD 皓龙处理器在空载状态的能耗可以大幅降低35% ,而性能可提高达35% 。“上海”采用了众多的新型节能技术:AMD 智能预取技术,可允许处理器核心在空载时进入“暂停”状态,而不会对应用性能和缓存中的数据有任何影响,从而显著降低能耗;AMD CoolCore(TM) 技术能够关闭处理器中非工作区域以进一步节省能耗。在平台配置相似的情况下,基于 75 瓦AMD 四核皓龙处理器的平台,与基于50 瓦处理器的竞争平台相比,具有高达30% 的每瓦性能比优势。相似平台配置下,基于AMD 四核皓龙处理器2380 的平台,空载状态的功耗为138 瓦;与之对比,基于英特尔四核处理器的平台在相同状态下的功耗则为179 瓦。基于AMD四核皓龙 2380 型号处理器的平台,在SPECpower_ssj(TM)2008 基准测试中取得761ssj_ops/每瓦 的总成绩(308,089 ssj_ops @ 100% 的目标负载),而英特尔四核平台为总成绩为561ssj_ops/每瓦 (267,804 ssj_ops @ 100%的目标负载)。■前所未有的平台稳定性作为唯一用相同的架构提供2 路到8 路服务器处理器的X86微处理器制造商,AMD 新一代45 nm 四核皓龙处理器在插槽和散热设计与上代四核和双核AMD 皓龙处理器兼容,延续了AMD 的领先地位。这可以帮助消费者减少平台管理的复杂性和费用,增强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时间和生产力。新的45 nm 处理器适用于现有的Socket 1207 插槽架构,未来代号为“Istan”bul”的AMD 下一代皓龙处理器也计划使用相同插槽。■ 全球OEM 厂商支持作为业内最易于管理和一致的x86服务器平台,由于采用AMD皓龙处理器,至少是部分原因,全球OEM和系统开发商能够迅速完成验证流程,并预计从本月起开始交付基于增强的四核AMD皓龙处理器的下一代系统。本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基于增强的四核AMD皓龙处理器的系统的供应量有望迅速增长。惠普工业标准服务器业务部营销副总裁Paul Gottsegen 表示:“通过采用基于新‘上海’处理器的 HP ProLiant 服务器,客户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使能效和性能更上层楼。在与AMD公司过去的4年合作中,我们为各种规模的客户提供了基于AMD 皓龙处理器的平台,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初期反馈结果表明‘上海’将成为赢者。”1.采用直连架构的 AMD皓龙(Opteron)(TM) 处理器可以提供领先的多技术。使IT管理员能够在同一服务器上运行32 位与64 位应用软件,前提是该服务器使用的是64 位操作系统。2.AMD速龙(Athlon64),又叫阿斯龙(TM) 64 处理器可以为企业的台式电脑用户提供卓越的性能和重要的投资保护,具有出色的功能和性能,可以提供栩栩如生的数字媒体效果包括音乐、视频、照片和DVD 等。3.AMD双核速龙(TM) 64(AthlonX2 64 )处理器可以提供更高的多任务性能,帮助企业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包括业务应用和视频、照片,内容创建和音频制作等)。这些强大的功能使其成为那些即将上市的新型媒体中心的最佳选择。4.AMD炫龙(TM)64(Turion64)移动计算技术可以利用移动计算领域的最新成果,提供最高的移动办公能力,以及领先的64 位计算技术。5.AMD闪龙(TM)(Sempron64)处理器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出色的性价比,而且可以提高员工的日常工作效率。6.AMD羿龙(TM)(Phenom)处理器全新架构的 4 核处理器,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在命名中取消“64”,因为现今的CPU 都是64 位的,不必再标明)。为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AMD 于2008年5月也推出了3 核羿龙产品。对于消费者,AMD 也提供全系列64 位产品。* AMD 雷鸟(TM) (Thunderbird)处理器* AMD 毒龙(TM) (Duron)处理器可以说是雷鸟的精简便宜版,架构和雷鸟处理器一样,其差别除了时脉较低之外,就是内建的L2 Cache,只有64 K 。解决方案AMD 的嵌入式解决方案以个人电脑以外的上网设备为目标市场,锁定的目标产品包括平板电脑、汽车导航及娱乐系统、家庭与小型办公室网络产品以及通信设备。AMDGeode(TM) 解决方案系列不仅包括基于x86的嵌入式处理器,还包括多种系统解决方案。AMD 的一系列Alchemy(TM) 解决方案有低功率、高性能的MIPS(TM) 处理器、无线技术、开发电路板及参考设计套件。随着这些新的解决方案相继推出,AMD 的产品将会更加多元化,有助确立AMD 在新一代产品市场上的领导地位。 amd推出超低功耗处理器至尊移动APU来应对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市场,amd在获得Computex选择大奖的同时得到了合作伙伴的高度肯定。amd面向高密度服务器市场的64位ARM架构处理器,也随着amd在2014年服务器战略和路线图的公布揭开了神秘面纱,amd也成为第一家提供64位ARM服务器处理器的公司,amd产品首先应用于云计算和数据中心服务器,适用于大数据分析的场景。 amd坚持服务器领域的ARM架构和x86双架构战略。amd还明确表示不会把ARM放在消费级市场。由于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为消费类产品提供ARM,并且其中一些消费类应用对处理能力需求不高,因此amd会把ARM主要应用到企业端,以及嵌入式和半定制化这三大市场上。amd将推出代号Zen的处理器,amd应用于全新的皓龙产品线,amd将致力于x86高端服务器,增加高性能市场投入。amd还将推出第一个自主设计的64位ARM架构核心,也会将应用于服务器。除此之外,amd还适用于嵌入式、半定制、超低功耗等场景。 AMD史上最强催化剂驱动!一个特别版的催化剂驱动,没有按照数字序列命名,而是叫做“Catalyst Omega”。它和N年前同名的改版催化剂并无关系,而更新内容之丰富、之重要,绝对是催化剂史上独一份。驱动已在2014年12月9日正式发布。一、功能增强1、AMD流畅视频比多数高端电视都更好的画质,低功耗APU流畅播放蓝光。- 高质量帧率转换- GPU计算插入帧- 移除视频抖动2、轮廓线移除自动视频改善,改进压缩视频算法。- 移除压缩带来的残影3、1080p细节增强现已支持APU。- 让低分辨率视频媲美1080p压缩视频的感官- 改进频率响应,消除过曝、噪点4、超高清体验1080p视频媲美4K视频。- Fluid Motion Video- 细节增强- 适应性倍线5、帧同步增强-双显卡游戏更流畅,不掉帧,支持《蝙蝠侠:阿卡姆起源》、《地铁》系列、《古墓丽影》、《狙击精英3》等。-交火支持范围扩大,增加《古墓丽影》、《杀手5:赦免》、《看门狗》、《Far Cry 3》等。二、新功能1、视觉超分辨率(Visual Super Resolution)以高分辨率渲染游戏,然后显示在低分辨率显示器上。- 纹理和边缘更平滑- 能在游戏设置中选择更高分辨率- 与游戏、引擎无关,全部支持- 可通过催化剂控制中心开启和控制- 模拟超采样抗锯齿(SSAA)暂不支持NVIDIA提出了动态超分辨率(DSR),AMD则回应以视觉超分辨率(VSR)。事实上,高分辨率渲染、低分辨率输出并不是新鲜事儿,不过现在都开始大力宣传了。更新日志里说了好处,这里补充一下不足,尤其是很多游戏对更高分辨率的优化不到位,反而还不如开启抗锯齿效果更好,比如说《英雄连2》,R9 290X、GTX 980 4K分辨率和超高画质下就没法玩。2、Alienware图形放大器针对Alienware 13笔记本定制,提升其A卡性能。3、AMD FreeSync基于业界标准的DisplayPort Adaptive-Sync,能消除画面撕裂、延迟、跳帧。- 同步兼容显示器与显示内容的帧率- 显示器合作伙伴认证与驱动支持-显示器产品2015年第一季度上市,三星首发FreeSync、G-Sync也是一对冤家。因为基于行业标准,FreeSync无需额外硬件,只要有最新的DisplayPort接口就好。NVIDIA技术虽然先行,但是比较封闭、复杂,成本也较高。会低头吗?4、支持5K分辨率也就是戴尔的UP2715K。- 支持5120×2880/60Hz- 1470万色,PPI 218- 双DP 1.2输出接口 5、Eyefinity宽域-现在支持最多24个屏幕!需要四颗GPU,仅限Windows- 更新设置用户界面- 快速设置覆盖、混合参数- 统一系统配置,定制更强- 无需第三方硬件和软件三、细节功能改进1、显示模式枚举,缩短显示器接入、使用时间。2、HSA异构架构的APU上支持OpenMP 3.1编程语言,AMD、SUSE Linux合作开发了相关的GCC编译器。3、R9 285支持旋转宽域,可混合使用横屏、竖屏显示器。4、第一阶段视频解码支持VAAPI(视频加速API),Linux系统。 5、可配置的UVD(统一视频解码器)会话,最多20个同步视频流,尤其适合视频监控。6、颜色伽马重绘,OEM可使用新的API在宽伽马显示器上增强sRGB色彩,使之更加自然。7、支持OpenGL ES 3.0,Windows、Linux系统均可。8、Windows安装程序改进,点击数更少,窗口尺寸匹配显示器。9、Windows自动检测软件工具,改进硬件检测功能。10、Linux Distro安装包,支持Ubuntu、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四、性能提升1、AMD GPU/APU游戏性能相比于14.9正式版提升最多15%。2、R9 290X发布以来性能已经累计提升19%。3、A10-7850K APU发布以来性能已经累计提升29%。 五、Bug修复1、14.9正式版安装后间歇性崩溃或黑屏。2、14.9安装时偶尔出现AMDMantle64.dll丢失错误。3、开启硬件加速观看YouTube视频有时崩溃。4、开启硬件加速通过Google Chrome观看Flash在线视频有时导致浏览器假死。5、显示器间歇性休眠无法唤醒。6、AHCI芯片组驱动有时导致系统启动时崩溃。7、144Hz显示器交火系统启动D3D程序时可能间歇性崩溃。8、四路交火游戏卡顿或屏幕撕裂。9、《腐烂都市》(State of Decay)纹理有时越界或者破损。10、电视关闭再开启后,HDMI音频始终关闭。
cpu的发展史
CPU从最初发展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按照其处理信息的字长,CPU可以分为:4位微处理器、8位微处理器、16位微处理器、32位微处理器以及正在酝酿构建的64位微处理器,可以说个人电脑的发展是随着CPU的发展而前进的。 Intel 4004 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4004,这是第一个可用于微型计算机的四位微处理器,它包含2300个晶体管。随后英特尔又推出了8008,由于运算性能很差,其市场反应十分不理想。1974年,8008发展成8080,成为第二代微处理器。8080作为代替电子逻辑电路的器件被用于各种应用电路和设备中,如果没有微处理器,这些应用就无法实现。 由于微处理器可用来完成很多以前需要用较大设备完成的计算任务,价格又便宜,于是各半导体公司开始竞相生产微处理器芯片。Zilog公司生产了8080的增强型Z80,摩托罗拉公司生产了6800,英特尔公司于1976年又生产了增强型8085,但这些芯片基本没有改变8080的基本特点,都属于第二代微处理器。它们均采用NMOS工艺,集成度约9000只晶体管,平均指令执行时间为1μS~2μS,采用汇编语言、BASIC、Fortran编程,使用单用户操作系统。 Intel 80861978年英特尔公司生产的8086是第一个16位的微处理器。很快Zilog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也宣布计划生产Z8000和68000。这就是第三代微处理器的起点。 8086微处理器最高主频速度为8MHz,具有16位数据通道,内存寻址能力为1MB。同时英特尔还生产出与之相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i8087,这两种芯片使用相互兼容的指令集,但i8087指令集中增加了一些专门用于对数、指数和三角函数等数学计算的指令。人们将这些指令集统一称之为 x86指令集。虽然以后英特尔又陆续生产出第二代、第三代等更先进和更快的新型CPU,但都仍然兼容原来的x86指令,而且英特尔在后续CPU的命名上沿用了原先的x86序列,直到后来因商标注册问题,才放弃了继续用阿拉伯数字命名。1979年,英特尔公司又开发出了8088。8086和8088在芯片内部均采用16位数据传输,所以都称为16位微处理器,但8086每周期能传送或接收16位数据,而8088每周期只采用8位。因为最初的大部分设备和芯片是8位的,而8088的外部8位数据传送、接收能与这些设备相兼容。8088采用40针的DIP封装,工作频率为6.66MHz、7.16MHz或8MHz,微处理器集成了大约29000个晶体管。 8086和8088问世后不久,英特尔公司就开始对他们进行改进,他们将更多功能集成在芯片上,这样就诞生了80186和80188。这两款微处理器内部均以16位工作,在外部输入输出上80186采用16位,而80188和8088一样是采用8位工作。 1981年,美国IBM公司将8088芯片用于其研制的PC机中,从而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也正是从8088开始,个人电脑(PC)的概念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从8088应用到IBM PC机上开始,个人电脑真正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它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Intel 80286 1982年,英特尔公司在8086的基础上,研制出了80286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的最大主频为20MHz,内、外部数据传输均为16位,使用24位内存储器的寻址,内存寻址能力为16MB。80286可工作于两种方式,一种叫实模式,另一种叫保护方式。在实模式下,微处理器可以访问的内存总量限制在1兆字节;而在保护方式之下,80286可直接访问16兆字节的内存。此外,80286工作在保护方式之下,可以保护操作系统,使之不像实模式或8086等不受保护的微处理器那样,在遇到异常应用时会使系统停机。IBM公司将80286微处理器用在先进技术微机即AT机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80286在以下四个方面比它的前辈有显著的改进:支持更大的内存;能够模拟内存空间;能同时运行多个任务;提高了处理速度。最早PC机的速度是4MHz,第一台基于80286的AT机运行速度为6MHz至8MHz,一些制造商还自行提高速度,使80286达到了20MHz,这意味着性能上有了重大的进步。 80286的封装是一种被称为PGA的正方形包装。PGA是源于PLCC的便宜封装,它有一块内部和外部固体插脚,在这个封装中,80286集成了大约130000个晶体管。 IBM PC/AT微机的总线保持了XT的三层总线结构,并增加了高低位字节总线驱动器转换逻辑和高位字节总线。与XT机一样,CPU也是焊接在主板上的。 那时的原装机仅指IBM PC机,而兼容机就是除了IBM PC以外的其它机器。在当时,生产CPU的公司除英特尔外,还有AMD及西门子公司等,而人们对自己电脑用的什么CPU也不关心,因为AMD等公司生产的CPU几乎同英特尔的一样,直到486时代人们才关心起自己的CPU来。 8086~80286这个时代是个人电脑起步的时代,当时在国内使用甚至见到过PC机的人很少,它在人们心中是一个神秘的东西。到九十年代初,国内才开始普及计算机。 Intel 80386 1985年春天的时候,英特尔公司已经成为了第一流的芯片公司,它决心全力开发新一代的32位核心的CPU—80386。Intel给80386设计了三个技术要点:使用“类286”结构,开发80387微处理器增强浮点运算能力,开发高速缓存解决内存速度瓶颈。 1985年10月17日,英特尔划时代的产品——80386DX正式发布了,其内部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后逐步提高到20MHz、25MHz、33MHz,最后还有少量的40MHz产品。80386DX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以寻址到4GB内存,并可以管理64TB的虚拟存储空间。它的运算模式除了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以外,还增加了一种“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微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80386DX有比80286更多的指令,频率为12.5MHz的80386每秒钟可执行6百万条指令,比频率为16MHz的80286快2.2倍。80386最经典的产品为80386DX-33MHz,一般我们说的80386就是指它。 由于32位微处理器的强大运算能力,PC的应用扩展到很多的领域,如商业办公和计算、工程设计和计算、数据中心、个人娱乐。80386使32位CPU成为了PC工业的标准。 虽然当时80386没有完善和强大的浮点运算单元,但配上80387协处理器,80386就可以顺利完成许多需要大量浮点运算的任务,从而顺利进入了主流的商用电脑市场。另外,30386还有其他丰富的外围配件支持,如82258(DMA控制器)、8259A(中断控制器)、8272(磁盘控制器)、82385(Cache控制器)、82062(硬盘控制器)等。针对内存的速度瓶颈,英特尔为80386设计了高速缓存(Cache),采取预读内存的方法来缓解这个速度瓶颈,从此以后,Cache就和CPU成为了如影随形的东西。 Intel 80387/80287 严格地说,80387并不是一块真正意义上的CPU,而是配合80386DX的协处理芯片,也就是说,80387只能协助80386完成浮点运算方面的功能,功能很单一。 Intel 80386SX 1989年英特尔公司又推出准32位微处理器芯片80386SX。这是Intel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推出的一种较便宜的普及型CPU,它的内部数据总线为32位,外部数据总线为16位,它可以接受为80286开发的16位输入/输出接口芯片,降低整机成本。 80386SX推出后,受到市场的广泛的欢迎,因为80386SX的性能大大优于80286,而价格只是80386的三分之一。 Intel 80386SL/80386DL 英特尔在1990年推出了专门用于笔记本电脑的80386SL和80386DL两种型号的386芯片。这两个类型的芯片可以说是80386DX/SX的节能型,其中,80386DL是基于80386DX内核,而80386SL是基于80386SX内核的。这两种类型的芯片,不但耗电少,而且具有电源管理功能,在CPU不工作的时候,自动切断电源供应。 Motorola 68000 摩托罗拉的68000是最早推出的32位微微处理器,当时是1984年,推出后,性能超群,并获得如日中天的苹果公司青睐,在自己的划时代个人电脑“PC-MAC”中采用该芯片。但80386推出后,日渐没落。 AMD Am386SX/DX AMD的Am386SX/DX是兼容80386DX的第三方芯片,性能上和英特尔的80386DX相差无己,也成为当时的主流产品之一。 IBM 386SLC 这个是由IBM在研究80386的基础上设计的,和80386完全兼容,由英特尔生产制造。386SLC基本上是一个在80386SX的基础上配上内置Cache,同时包含80486SX的指令集,性能也不错。Intel 80486 1989年,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80486芯片由英特尔推出。这款经过四年开发和3亿美元资金投入的芯片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首次实破了100万个晶体管的界限,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使用1微米的制造工艺。80486的时钟频率从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40MHz、50MHz。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微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80486中集成的80487的数字运算速度是以前80387的两倍,内部缓存缩短了微处理器与慢速DRAM的等待时间。并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采用了RISC(精简指令集)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它还采用了突发总线方式,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由于这些改进,80486的性能比带有80387数学协微处理器的80386 DX性能提高了4倍。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CPU的频率越来越快,而PC机外部设备受工艺限制,能够承受的工作频率有限,这就阻碍了CPU主频的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CPU倍频技术,该技术使CPU内部工作频率为微处理器外频的2~3倍,486 DX2、486 DX4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Intel 80486 DX 常见的80486 CPU有80486 DX-33、40、50。486 CPU与386 DX一样内外都是32位的,但是最慢的486 CPU也比最快的386 CPU要快,这是因为486 SX/DX执行一条指令,只需要一个振荡周期,而386DX CPU却需要两个周期。Intel 80486 SX 因为80486 DX CPU具有内置的浮点协微处理器,功能强大,当然价格也就比较昂贵。为了适应普通的用户的需要,尤其是不需要进行大量浮点运算的用户,英特尔公司推出了486 SX CPU。80486 SX主板上一般都有80487协微处理器插座,如果需要浮点协微处理器的功能,可以插上一个80487协微处理器芯片,这样就等同于486 DX了。常见的80486 SX CPU有:80486 SX-25、33。Intel 80486 DX2/DX4 其实这种CPU的名字与频率是有关的,这种CPU的内部频率是主板频率的两/四倍,如80486 DX2-66,CPU的频率是66MHz,而主板的频率只要是33MHz就可以了。Intel 80486 SL CPU 80486 SL CPU最初是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便携机设计的,与386SL一样,这种芯片使用3.3V而不是5V电源,而且也有内部切断电路,使微处理器和其他一些可选择的部件在不工作时,处于休眠状态,这样就可以减少笔记本电脑和其他便携机的能耗,延长使用时间。Intel 486 OverDrive 升级486 SX可以在主板的协微处理器插槽上安装一个80487SX芯片,使其等效于486 DX,但是这样升级后,只是增加了浮点协微处理器的能力,并没有提高系统的速度。为了提高系统的速度,还有另外一种升级的方法,就是在协微处理器插槽上插上一个486 OverDrive CPU,它的原理与486 DX2 CPU一样,其内部操作速度可以是外部速度的两倍。如一个20MHz的主板上安插了OverDrive CPU之后,CPU内部的操作速度可以达到40MHz。486 OverDrive CPU也有浮点协微处理器的功能,常见的有:OverDrive-50、66、80。TI 486 DX 作为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厂商之一,美国德州仪器(TI)也在486时代异军突起,它自行生产了486 DX系列CPU,尤其在486DX2成为主流后,其DX2-80因较高的性价比成为当时主流产品之一,TI 486最高主频为DX4-100,但其后再也没有进入过CPU市场。Cyrix 486DLC 这是Cyrix公司生产的486 CPU,说它是486 CPU,是指它的效率上逼近486 CPU,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486 CPU,这是由486 CPU的特点而定的。486DLC CPU只是将386DX CPU与1K Cache组合在一块芯片里,没有内含浮点协微处理器,执行一条指令需要两个振荡周期。但是由于486DLC CPU设计精巧,486DLC-33 CPU的效率逼近英特尔公司的486 SX-25,而486DLC-40 CPU则超过了486 SX-25,并且486DLC-40 CPU的价格比486 SX-25便宜。486DLC CPU是为了升级386DM而设计的,如果原来有一台386电脑,想升级到486,但是又不想更换主板,就可以拔下原来的386 CPU,插上一块486DLC CPU就可以了。Cyrix 5x86自从英特尔另辟蹊径,开发了Pentium之后,Cyrix也很快推出了自己的新一代产品5x86。它仍然延用原来486系列的CPU插座,而将主频从100MHz提高到120MHz。5x86比起486来说性能是有所增加,可是比起Pentium来说,不但浮点性能远远不足,就连Cyrix一向自豪的整数运算性能也不那么高超,给人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由于5x86可以使用486的主板,因此一般将它看成是过渡产品。AMD 5x86 AMD 486DX是AMD公司在 486市场的利器,它内置16KB回写缓存,并且开始了单周期多指令的时代,还具有分页虚拟内存管理技术。由于后期TI推出了486DX2-80,价格非常低,英特尔又推出了Pentium系列,AMD为了抢占市场的空缺,推出了5x86系列CPU。它是486级最高主频的产品,为5x86-120及133。它采用了一体的16K回写缓存,0.35微米工艺,33×4的133频率,性能直指Pentiun 75,并且功耗要小于Pentium。Intel Pentium 1993年,全面超越486的新一代586 CPU问世,为了摆脱486时代微处理器名称混乱的困扰,英特尔公司把自己的新一代产品命名为Pentium(奔腾)以区别AMD和Cyrix的产品。AMD和Cyrix也分别推出了K5和6x86微处理器来对付芯片巨人,但是由于奔腾微处理器的性能最佳,英特尔逐渐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Pentium最初级的CPU是Pentium 60和Pentium 66,分别工作在与系统总线频率相同的60MHz和66MHz两种频率下,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倍频设置。 早期的奔腾75MHz~120MHz使用0.5微米的制造工艺,后期120MHz频率以上的奔腾则改用0.35微米工艺。经典奔腾的性能相当平均,整数运算和浮点运算都不错。Intel Pentium MMX 为了提高电脑在多媒体、3D图形方面的应用能力,许多新指令集应运而生,其中最著名的三种便是英特尔的MMX、SSE和AMD的3D NOW!。 MMX(MultiMedia Extensions,多媒体扩展指令集)是英特尔于1996年发明的一项多媒体指令增强技术,包括57条多媒体指令,这些指令可以一次处理多个数据,MMX技术在软件的配合下,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性能。 多能奔腾(Pentium MMX)的正式名称就是“带有MMX技术的Pentium”,是在1996年底发布的。从多能奔腾开始,英特尔就对其生产的CPU开始锁倍频了,但是MMX的CPU超外频能力特别强,而且还可以通过提高核心电压来超倍频,所以那个时候超频是一个很时髦的行动。超频这个词语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流行的。 多能奔腾是继Pentium后英特尔又一个成功的产品,其生命力也相当顽强。多能奔腾在原Pentium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增加了片内16KB数据缓存和16KB指令缓存,4路写缓存以及分支预测单元和返回堆栈技术。特别是新增加的57条MMX多媒体指令,使得多能奔腾即使在运行非MMX优化的程序时,也比同主频的Pentium CPU要快得多。这57条MMX指令专门用来处理音频、视频等数据。这些指令可以大大缩短CPU在处理多媒体数据时的等待时间,使CPU拥有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与经典奔腾不同,多能奔腾采用了双电压设计,其内核电压为2.8V,系统I/O电压仍为原来的3.3V。如果主板不支持双电压设计,那么就无法升级到多能奔腾。 多能奔腾的代号为P55C,是第一个有MMX技术(整量型单元执行)的CPU,拥有16KB数据L1 Cache,16KB指令L1 Cache,兼容SMM,64位总线,528MB/s的频宽,2时钟等待时间,450万个晶体管,功耗17瓦。支持的工作频率有:133MHz、150MHz、166MHz、200MHz、233MHz。Intel Pentium Pro 曾几何时,Pentium Pro是高端CPU的代名词,Pentium Pro所表现的性能在当时让很多人大吃一惊,但是Pentium Pro是32位数据结构设计的CPU,所以Pentium Pro运行16位应用程序时性能一般,但仍然是32位的赢家,但是后来,MMX的出现使它黯然失色。 Pentium Pro(高能奔腾,686级的CPU)的核心架构代号为P6(也是未来PⅡ、PⅢ所使用的核心架构),这是第一代产品,二级Cache有256KB或512KB,最大有1MB的二级Cache。工作频率有:133/66MHz(工程样品),150/60MHz、166/66MHz、180/60MHz、200/66MHz。AMD K5 K5是AMD公司第一个独立生产的x86级CPU,发布时间在1996年。由于K5在开发上遇到了问题,其上市时间比英特尔的Pentium晚了许多,再加上性能不好,这个不成功的产品一度使得AMD的市场份额大量丧失。K5的性能非常一般,整数运算能力不如Cyrix的6x86,但是仍比Pentium略强,浮点运算能力远远比不上Pentium,但稍强于Cyrix。综合来看,K5属于实力比较平均的那一种产品。K5低廉的价格显然比其性能更能吸引消费者,低价是这款CPU最大的卖点。AMD K6 AMD 自然不甘心Pentium在CPU市场上呼风唤雨,因此它们在1997年又推出了K6。K6这款CPU的设计指标是相当高的,它拥有全新的MMX指令以及64KB L1 Cache(比奔腾MMX多了一倍),整体性能要优于奔腾MMX,接近同主频PⅡ的水平。K6与K5相比,可以平行地处理更多的指令,并运行在更高的时钟频率上。AMD在整数运算方面做得非常成功,K6稍微落后的地方是在运行需要使用到MMX或浮点运算的应用程序方面,比起同样频率的Pentium 要差许多。 K6拥有32KB数据L1 Cache,32KB指令L1 Cache,集成了880万个晶体管,采用0.35微米技术,五层CMOS,C4工艺反装晶片,内核面积168平方毫米(新产品为68平方毫米),使用Socket7架构。 Cyrix 6x86/MX Cyrix 也算是一家老资格的CPU开发商了,早在x86时代,它和英特尔,AMD就形成了三雄并立的局面。 自从Cyrix与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合并后,使它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芯片生产线,成品也日益完善和完备。Cyrix的6x86是投放到市场上与Pentium兼容的微处理器。IDT WinChip 美国IDT公司(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作为新加入此领域的CPU生产厂商,在1997年推出的第一个微微处理器产品是WinChip(即C6),在整个CPU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还不足1%。1998年5月,IDT宣布了它的第二代产品WinChip 2 。WinChip 2在原有WinChip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增加了一个双指令的MMX单元,增强了浮点运算功能。改进后的WinChip 2比相同频率的WinChip性能提高约10%,基本达到Intel Pentium微处理器的性能。 Intel PentiumⅡ 1997年~1998年是CPU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一年,这一时期的CPU芯片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PentiumⅡ的中文名称叫“奔腾二代”,它有Klamath、Deschutes、Mendocino、Katmai等几种不同核心结构的系列产品,其中第一代采用Klamath核心,0.35微米工艺制造,内部集成750万个晶体管,核心工作电压为2.8V。PentiumⅡ微处理器采用了双重独立总线结构,即其中一条总线连通二级缓存,另一条负责主要内存。PentiumⅡ使用了一种脱离芯片的外部高速L2 Cache,容量为512KB,并以CPU主频的一半速度运行。作为一种补偿,英特尔将PentiumⅡ的L1 Cache从16KB增至32KB。另外,为了打败竞争对手,英特尔第一次在PentiumⅡ中采用了具有专利权保护的Slot 1接口标准和SECC(单边接触盒)封装技术。 1998年4月16日,英特尔第一个支持100MHz额定外频的、代号为Deschutes的350、400MHz CPU正式推出。采用新核心的PentiumⅡ微处理器不但外频提升至100MHz,而且它们采用0.25微米工艺制造,其核心工作电压也由2.8V降至2.0V,L1 Cache和L2 Cache分别是32KB、512KB。支持芯片组主要是Intel的440BX。 在1998年至1999年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比PentiumⅡ功能更强大的CPU--Xeon(至强微处理器)。该款微处理器采用的核心和PentiumⅡ差不多,0.25微米制造工艺,支持100MHz外频。Xeon最大可配备2MB Cache,并运行在CPU核心频率下,它和PentiumⅡ采用的芯片不同,被称为CSRAM(Custom StaticRAM,定制静态存储器)。除此之外,它支持八个CPU系统;使用36位内存地址和PSE模式(PSE36模式),最大800MB/s的内存带宽。Xeon微处理器主要面向对性能要求更高的服务器和工作站系统,另外,Xeon的接口形式也有所变化,采用了比Slot 1稍大一些的Slot 2架构(可支持四个微处理器)。 Intel Celeron(赛扬) 英特尔为进一步抢占低端市场,于1998年4月推出了一款廉价的CPU—Celeron(中文名叫赛扬)。最初推出的Celeron有266MHz、300MHz两个版本,且都采用Covington核心,0.35微米工艺制造,内部集成1900万个晶体管和32KB一级缓存,工作电压为2.0V,外频66MHz。Celeron与PentiumⅡ相比,去掉了片上的L2 Cache,此举虽然大大降低了成本,但也正因为没有二级缓存,该微处理器在性能上大打折扣,其整数性能甚至不如Pentium MMX。 为弥补缺乏二级缓存的Celeron微处理器性能上的不足,进一步在低端市场上打击竞争对手,英特尔在Celeron266、300推出后不久,又发布了采用Mendocino核心的新Celeron微处理器—Celeron300A、333、366。与旧Celeron不同的是,新Celeron采用0.25微米工艺制造,同时它采用Slot 1架构及SEPP封装形式,内建32KB L1 Cache、128KB L2 Cache,且以CPU相同的核心频率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L2 Cache的工作效率。 AMD K6-2 AMD于1998年4月正式推出了K6-2微处理器。它采用0.25微米工艺制造,芯片面积减小到了68平方毫米,晶体管数目也增加到930万个。另外,K6-2具有64KB L1 Cache,二级缓存集成在主板上,容量从512KB到2MB之间,速度与系统总线频率同步,工作电压为2.2V,支持Socket 7架构。 K6-2是一个K6芯片加上100MHz总线频率和支持3D Now!浮点指令的“结合物”。3D Now!技术是对x86体系的重大突破,它大大加强了处理3D图形和多媒体所需要的密集浮点运算性能。此外,K6-2支持超标量MMX技术,支持100MHz总线频率,这意味着系统与L2缓存和内存的传输率提高近50%,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表现。 Cyrix MⅡ 作为Cyrix公司独自研发的最后一款微处理器,Cyrix MⅡ是于1998年3月开始生产的。除了具有6x86本身的特性外,该微处理器还支持MMX指令,其核心电压为2.9V,具有256字节指令;3.5X倍频;核心内集成650万个晶体管,功耗20.6瓦;64KB一级缓存。Rise mp6 Rise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3年11月的美国公司,主要生产x86兼容的CPU,在1998年推出了mP6 CPU。mp6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性能优异,有着很好的多媒体性能和强大的浮点运算。mp6使用Socket 7/Super 7兼容插座,只有16KB的一级缓存。 Intel PentiumⅢ 1999年春节刚过,英特尔公司就发布了采用Katmai核心的新一代微处理器—PentiumⅢ。该微处理器除采用0.25微米工艺制造,内部集成950万个晶体管,Slot 1架构之外,它还具有以下新特点:系统总线频率为100MHz;采用第六代CPU核心—P6微架构,针对32位应用程序进行优化,双重独立总线;一级缓存为32KB(16KB指令缓存加16KB数据缓存),二级缓存大小为512KB,以CPU核心速度的一半运行;采用SECC2封装形式;新增加了能够增强音频、视频和3D图形效果的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数据流单指令多数据扩展)指令集,共70条新指令。PentiumⅢ的起始主频速度为450MHz。 和PentiumⅡ Xeon一样,英特尔同样也推出了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系统的高性能CPU—PentiumⅢ Xeon至强微处理器。除前期的PentiumⅡ Xeon500、550采用0.25微米技术外,该款微处理器是采用0.18微米工艺制造,Slot 2架构和SECC封装形式,内置32KB一级缓存和512KB二级缓存,工作电压为1.6V。 Intel CeleronⅡ 为进一步巩固低端市场优势,英特尔于2000年3月29日推出了采用Coppermine核心CeleronⅡ。该款微处理器同样采用0.18微米工艺制造,核心集成1900万个晶体管,采用FC-PGA封装形式,它和赛扬Mendocino一样内建128KB和CPU同步运行的L2 Cache,故其内核也称为Coppermine 128。CeleronⅡ不支持多微处理器系统。但是,CeleronⅡ的外频仍然只有66MHz,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性能的发挥。 AMD K6-Ⅲ AMD于1999年2月推出了代号为“Sharptooth”(利齿)的K6-Ⅲ,它是该公司最后一款支持Super 7架构和CPGA封装形式的CPU,采用0.25微米制造工艺、内核面积是135平方毫米,集成了2130万个晶体管,工作电压为2.2V/2.4V。 相对于K6-2而言,K6-Ⅲ最大的变化就是内部集成了256KB二级缓存(新赛扬只有128KB),并以CPU的主频速度运行。K6-Ⅲ的这一变化将能够更大限度发挥高主频的优势。
手机处理器的历史
说起手机CPU的历史,向大家提一个问题:“世界上第一款智能手机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爱立信的R380或诺基亚的7650,但都不对,真正的首款智能手机是由摩托罗拉在2000年生产的名为天拓A6188的手机,它是全球第一部具有触摸屏的PDA手机,它同时也是第一部中文手写识别输入的手机,但最重要的是A6188采用了摩托罗拉公司自主研发的龙珠(Dragon ball EZ)16MHz CPU,支持WAP1.1无线上网,采用了PPSM (Personal Portable Systems Manager)操作系统。
龙珠(Dragon ball EZ)16MHz CPU也成为了第一款在智能手机上运用的处理器,虽然只有16MHz,但它为以后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奠定了基础,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而之所以大家都认为诺基亚7650是第一款智能手机,是因为其影响力也是非常巨大,尤其在塞班粉丝心中的地位无可取代,它是世界上首部2.5G基于Symbian OS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并首次将摄像功能置于其身,该机采用了ARM的处理器,主频为104 MHz,在那个年代运行速度可谓是飞快啊,此后诺基亚的主要智能机型也一直沿用ARM的处理器。
从第一款智能手机面世,手机CPU已经在风风雨雨中做过了近十个年头,主频也从当初的16MHz上升到如今的3GHz乃至更高,CPU的种类也更加多元化,像Intel Xscale 、ARM、TI OMAP、高通、Marvell,英伟达,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下面将详细介绍各类型CPU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
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在手机CPU市场中的地位就如同手机市场中的诺基亚,当之无愧的大哥级。
旗下的OMAP系列处理器一直是诺基亚、多普达和Palm的御用CPU,能够兼容Linux、Windows CE、Palm、Symbian S60这些主流操作系统。
从最初的主频为132的OMAP710到如今主频为800MHz集成 ARMCortex-A8的OMAP3430型处理器,以及即将投产的1GHz处理器,德州仪器一直走在手机CPU发展的前列。
说起Intel,大家都不会陌生,从我们认识计算机开始就对Intel耳熟能详,与在计算机业的如日中天不同,在手机CPU市场始终达不到巅峰,而且一路走来还是磕磕绊绊。
从Intel的第一款PXA210上市,以其高主频、对3D效果很好的处理,赢得了不少厂商的青睐,而此后的产品在主频和处理能力上也一直提升,但由于Intel的芯片做工较高,相应的价格也比同期产品要高很多,耗电量也更大,所以市场反应也并不好,只在摩托罗拉和多普达的高端机器中才能见到PXA系列的身影,之后Intel发布了主频为624MHz的PXA272,在当时为最高主频的手机CPU,随即得到了更大厂商和用户的关注,在市场前景一片大好的时候,Intel却出人意料的将Xscale卖给了Marvell。
这就是笔者为什么把Intel、Marvell放在一起介绍的原因,在收购完毕后Marvell推出了PXA 3XX系列,在很多著名的机型上都有使用,例如三星I908等。
在1985年7月,7个行业资深高管聚集到了Irwin Jacobs博士圣地亚哥的家讨论一个想法。
这些梦想家们—Franklin Antonio、Adelia Coffman、Andrew Cohen、Klein Gilhousen、Irwin Jacobs、Andrew Viterbi和Harvey White—决定他们想要构建“高质量通信”并制定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最后演变为通信行业最伟大的创业成功故事之一:高通公司。
高通从名字看来并不像德州仪器、Intel那么响亮,可在智能手机玩家中,高通收到青睐的程度远远高于前两者。
高通公司的手机芯片组主要包括Mobile Station Modems(MSM芯片组)、单芯片(QSC)以及Snapdragon平台。
能够兼容各种智能系统,我们在各厂商的主流智能手机中都能发现其身影,高通CPU的特点是性能表现出色,多媒体解析能力强,能根据不同定位的手机,推出为经济型、多媒体性、增强型和融合型四种不同的芯片。
同时高通的CPU芯片是首个能够兼容Android系统的,所以一下占据了Android手机CPU的半壁江山,Android是未来智能系统的大势所趋,高通就如同给这准备腾飞的Android加上了翅膀,前景一片光明。
CPU的市场虽然暂时是TI、Intel、高通的三国争霸,但也不乏新生力量的渐出,这其中就包括飞思卡尔、三星,还有PC显卡新品的老牌厂商NVIDIA。
三星向来很“滑头”,默默提高着手机CPU的制造能力,但从来不在自己的主流机型中运用,大概还对自己的实力不太自信吧,所以我们能见到的三星CPU多出现在国产品牌以及山寨机型中,但未来的三星CPU实力不可小视,他们与NVIDIA合作推出Tegra平台,三星自身的高效处理性及NVIDIA对多媒体性能的处理将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由此也看出三星对于手机CPU市场的重视。
与三星合作的NVIDIA一样不可小视,在PC显卡芯片上NVIDIA一直是所有发烧友们的不二选择,强大的多媒体解析能力给了NVIDIA在手机方面有更大的空间,因为如今的手机系统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多媒体的表现能力,这时NVIDIA的介入必将给手机多媒体能力带来质的的飞跃。
如今的手机对视频最高处理能力是4K ,今后很可能就是8K乃至更高。
最近包括德州仪器、Intel等都最出了主频高达1GHz的CPU,在搭载高通生产主频为1GHz的TG01上市后,高通还要发布主频为1.3GHz的QSD8650A芯片组,在未来CPU的主频将会越来越高,兼容能力和运行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搭配的功能也将会更多。
高通、TI、ARM的负责人都曾公开表示,手机CPU的未来潜力将比PC端更要大,简单的双核是不能满足手机功能的,只有更高更强才符合所有手机用户的需要。
ARM处理器发展历史,有没有人知道ARM处理器哪一年开发出哪一种型号比如说ARM9是哪一年的
1995 ——富士-AMD 半导体有限公司(FASL)的联合生产基地开始动工。1995 ——Fab 25 建成。1996 ——AMD 收购NexGen。1996 ——AMD 在德累斯顿动工修建Fab 30 。1997 ——AMD 推出AMD-K6 处理器。1998 ——AMD 在微处理器论坛上发布AMD 速龙处理器(以前的代号为K7)。1998 ——AMD 和Motorola 宣布就开发铜互连技术的开发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1999 ——AMD 庆祝创立30 周年。1999 ——AMD 推出AMD 速龙处理器,它是业界第一款支持Microsoft Windows计算的第七代处理器。2000 ——AMD 宣布Hector Ruiz 被任命为公司总裁兼CEO。2000 ——AMD 日本分公司庆祝成立25 周年。2000 ——AMD 在第一季度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10 亿美元,打破了公司的销售记录。2000 ——AMD 的Dresden Fab 30 开始首次供货。2001 ——AMD 推出AMD 速龙XP处理器。2001 ——AMD 推出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AMD 速龙MP 双处理器。2002 ——AMD 和UMC 宣布建立全面的伙伴关系,共同拥有和管理一个位于新加坡的300 mm晶圆制造中心,并合作开发先进的处理技术设备。2002 ——AMD 收购Alchemy Semiconductor,建立个人连接解决方案业务部门。2002 ——Hector Ruiz接替Jerry Sanders,担任AMD 的首席执行官。2002 ——AMD 推出第一款基于MirrorBit(TM) 架构的闪存设备。2003 ——AMD 推出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AMD Opteron(TM)(皓龙)处理器。2003 ——AMD 推出面向台式电脑和笔记簿电脑的 AMD 速龙(TM)64处理器。2003 ——AMD 推出AMD 速龙(TM)64FX处理器. 使基于AMD 速龙(TM)64FX处理器的系统能提供影院级计算性能。1981年,AMD 287FPU,使用Intel80287 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Intel80287 基本相同。也是迄今为止AMD 公司唯一生产过的FPU产品,十分稀有。■AMD 8080(1974年)、8085(1976年)、8086(1978年)、8088(1979年)、80186(1982年)、80188、80286微处理器,使用Intel8080 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Intel同名产品基本相同。■AMD 386(1991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9,有SX 和DX 之分,分别与Intel80386SX 和DX 相兼容的微处理器。AMD 386DX与Intel 386DX同为32位处理器。不同的是AMD 386SX是一个完全的16位处理器,而Intel 386SX是一种准32位处理器(内部总线32位,外部16位)。AMD 386DX的性能与Intel80386DX相差无己,同为当时的主流产品之一。AMD也曾研发了386 DE等多种型号基于386核心的嵌入式产品。■AMD 486DX(1993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4,AMD 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代486产品。而后陆续推出了其他486级别的产品,常见的型号有:486DX2,核心代号P24;486DX4,核心代号P24C;486SX2,核心代号P23等。其它衍生型号还有486DE、486DXL2等,比较少见。AMD 486的最高频率为120MHz(DX4-120),这是第一次在频率上超越了强大的竞争对手Intel 。■AMD 5X86(1995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X5,AMD 公司在486市场的利器。486时代的后期,TI(德州仪器)推出了高性价比的TI486DX2-80,很快占领了中低端市场,Intel 也推出了高端的Pentium系列。AMD为了抢占市场的空缺,便推出了5x86系列CPU(几乎是与Cyrix 5x86同时推出)。它是486级最高频的产品----33*4、133MHz,0.35微米制造工艺,内置16KB一级回写缓存,性能直指Pentium75,并且功耗要小于Pentium。K6时代之前产品图(12张)■AMD K5(1997年)微处理器,1997年发布。因为研发问题,其上市时间比竞争对手Intel的"奔腾"晚了许多,再加上性能并不十分出色,这个不成功的产品一度使得AMD 的市场份额大量丧失。K5的性能非常一般,整数运算能力比不上Cyrix x86,但比"奔腾"略强;浮点预算能力远远比不上"奔腾",但稍强于Cyrix 6x86。综合来看,K5属于实力比较平均的产品,而上市之初的低廉的价格比其性能更加吸引消费者。另外,最高端的K5-RP200产量很小,并且没有在中国大陆销售。■AMD K6(1997年)处理器是与Intel PentiumMMX同档次的产品。是AMD 在收购了NexGen,融入当时先进的NexGen 686技术之后的力作。它同样包含了MMX指令集以及比Pentium MMX整整大出一倍的64KB的L1缓存!整体比较而言,K6是一款成功的作品,只是在性能方面,浮点运算能力依旧低于Pentium MMX 。■K6-2(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曾经是AMD的拳头产品,现在我们称之为经典。为了打败竞争对手Intel,AMD K6-2系列微处理器在K6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改进,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入了对"3DNow!"指令的支持。"3DNow!"指令是对X86体系的重大突破,此项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是大大加强了计算机的3D处理能力,带给我们真正优秀的3DK6时代(14张)表现。当你使用专门"3DNow!"优化的软件时就能发现,K6-2的潜力是多么的巨大。而且大多数K6-2并没有锁频,加上0.25微米制造工艺带给我们的低发热量,能很轻松的超频使用。也就是从K6-2开始,超频不再是Intel的专有名词。同时,K6-2也继承了AMD 一贯的传统,同频型号比Intel 产品价格要低25% 左右,市场销量惊人。K6-2系列上市之初使用的是"K6 3D"这个名字("3D"即"3DNow!"),待到正式上市才正名为"K6-2"。正因为如此,大多数K6 3D为ES(少量正式版,毕竟没有量产)。K6 3D曾经有一款非标准的250MHz 产品,但是在正式的K6-2系列中并没有出现。K6-2的最低频率为200MHz,最高达到550MHz。■AMD 于1999年2月推出了代号为"Sharptooth"(利齿)的K6-3(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它是AMD 推出的最后一款支持Super架构和CPGA封装形式的CPU。K6-3采用了0.25微米制造工艺,集成256KB二级缓存(竞争对手英特尔的新赛扬是128KB),并以CPU 的主频速度运行。而曾经Socket 7主板上的L2此时就被K6-3自动识别为了L3,这对于高频率的CPU来说无疑很有优势,虽然K6-3的浮点运算依旧差强人意。因为各种原因,K6-3投放市场之后难觅踪迹,价格也并非平易近人,即便是更加先进的K6-3+出现之后。K6时代之后产品图(20张)■AMD 于2001年10月推出了K8架构。尽管K8和K7采用了一样数目的浮点调度程序窗口(scheduling window ),但是整数单元从K7的18个扩充到了24个,此外,AMD 将K7中的分支预测单元做了改进。global history counter buffer(用于记录CPU 在某段时间内对数据的访问,称之为全历史计数缓冲器)比起Athlon来足足大了4倍,并在分支测错前流水线中可以容纳更多指令数,AMD 在整数调度程序上的改进让K8的管线深度比Athlon多出2级。增加两级线管深度的目的在于提升K8的核心频率。在K8中,AMD 增加了后备式转换缓冲,这是为了应对Opteron在服务器应用中的超大内存需求。■AMD于2007下半年推出K10架构。采用K10架构的 Barcelona 为四核并有4.63亿晶体管。Barcelona是AMD 第一款四核处理器,原生架构基于65nm 工艺技术。和Intel Kentsfield 四核不同的是,Barcelona并不是将两个双核封装在一起,而是真正的单芯片四核心。■引入SSE128技术Barcelona中的一项重要改进是被 AMD 称为“SSE128”的技术,在K8架构中,处理器可以并行处理两个SSE指令,但是SSE执行单元一般只有64位带宽。对于128位的SSE操作,K8处理器需要将其作为两个64位指令对待。也就是说,当一个128位SSE指令被取出后,首先需要将其解码为两个micro-ops,因此一个单指令还占用了额外的解码端口,降低了执行效率。■内存控制器再度强化当年当AMD 将内存控制器集成至CPU 内部时,我们看到了崭新而强大的K8构架。如今,Barcelona的内存控制器在设计上将又一次极大的改进其内存性能。■创新——三级缓存受工艺技术方面的影响,AMD处理器的缓存容量一直都要落后于Intel,AMD 自己也清楚自己无法在宝贵的die上加入更多的晶体管来实现大容量的缓存,但是勇于创新的AMD却找到了更好的办法——集成内存控制器。■领先的性能满足当今最迫切的商务需求数据中心的管理者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压力,诸如网络服务AMD近几年主要产品LOGO(18张)、数据库应用等的企业工作负载对计算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在当前的IT支出环境下,还要以更低的投入实现更高的产出。迅速增长的新计算技术如云计算和虚拟化等,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了60%的同比增长率3,这些技术在迅速应用的同时也迫切需要一个均衡的系统解决方案。最新的四核AMD皓龙处理器进一步增强了AMD独有的直连架构优势,能够为包括云计算和虚拟化在内的日渐扩大的异构计算环境提供具有出色稳定性和扩展性的解决方案。
德州仪器 OMAP4460处理器和高通骁龙Snapdragon MSM8260处理器哪个性能好些处理器架构更为先进
这么高端的问题只给这点分呀?
首先老实讲,Android平台的手机不能只看硬件,
我用过三星、HTC、索爱(被sony买回股份后现在叫sony)
最终使用体验好不好,厂家系统UI美观易用不,优化不好、bug多才痛苦啊。
这两个CPU都是45nm制程,都是双核,
OMAP4460基于ARM Cortex-A9 架构。
MSM8260 CPU部分使用高通自己的两个第三代Scorpion核心
显卡芯片:
MSM8260 集成的是 高通自家的 Adreno 220
OMAP4460 集成的是 POWERVR SGX540
从官方技术资料看能说的就两点。
1.CPU频率
高通 MSM8260 的产品有1.2G-1.7G的
而OMAP446 最大只有1.5G
显然 1.7G MSM8260 强过 1.5G的4460
2.GPU
但是MSM8260 的Imaging Performance (成像性能)是每秒16 mega pixel (1600万像素)
OMAP4460 达到 2000万像素
(以上都是设计时的规格,最大的处理能力而已,最终出厂一般都是800万,
比如HTC One S ,主打快速照相0.7秒连拍,因此HTC只有设置成800万,cpu才处理得过来)
理论上OMAP4460 照相性能比MSM8260 好。
刚好印证了 SGX540 像素填充率1000M/s,是远大于 Adreno 220 的523M/s的参数
而Adreno 220的三角形输出率是 88M/s 远大于SGX540 的35M/s
因此Adreno 220 游戏性能强于 SGX540
也印证了采用Adreno 220 的三星S II I9100的成功。
结论:
如果你非常看中手机性能,平时玩很多游戏,那就选1.7G的MSM8260,
至于照相,普通人肉眼也看不出来啥区别。
CPU强、显卡强才是王道
如果你对性能没那么敏感,这两个CPU 1.5G的产品而你也可以考虑下。
选手机还要看看外观嘛。
现在等于是三个级别对比:
1.7G 的 MSM8260:CPU强,整机性能提升,理论上照相差点,理论上耗电快点
1.2G~1.5G的 MSM8260 理论上照相差点
1.2G~1.5G的 OMAP4460 理论上照相好点
从理论数据上,这两个CPU,我当然推荐1.7G 的 MSM8260 产品
比如 HTC One S
(如果One S是1.5G的,就绝对是采用MSM8260A的Z520e)
但你真的要买手机的话,还是建议买MSM8260A CPU的,
毕竟也贵不了多少,为何要买旧CPU呢?
MSM8260官方参数:点击看大图
其他CPU懒得截图了,打这么多字都累够呛。
看在我这么辛苦的份上加点分吧
德州仪器omap4470与高通的s41.5ghz处理器那个好,哪个更适合玩游戏
德州仪器OMAP4470,45nm工艺制程,1.5GHz双核Cortex-A9+266MHz双核Cortex-M3协处理器,CPU运算性能7500DMIPS,没算协处理器性能,因为这两个双核不能同时运行,GPU为PowerVR SGX544@384MHz,多边形输出率74M/s,像素填充率2150M/s,性能强劲。高通骁龙s4有四等,s4 play入门玩家级、s4 plus性能级、s4 pro高端旗舰级,估计你说的是s4 plus的MSM8960,28nm工艺,1.5GHz双核krait架构,CPU运算能能9900DMIPS,GPU为高通Adreno225@400MHz,多边形输出率130M/s,像素填充率760M/s,相比高通Adreno220性能提升50%,由于像素填充率太低,差不多只有1/3 SGX544@384MHz的水平,因此游戏性能弱于OMAP4470,特别是在720p下的表现不佳,玩游戏推荐OMAP4470,一般使用推荐高通骁龙MSM8960。
德州仪器和高通CPU哪个好
目前来说肯定是高通的处理器更好了;早期安卓手机德州仪器的处理器效率更高,运行效果比同时期的高通处理器好,比如说低频、高性能、低发热的表现,但是德州仪器受限于基带芯片,后期逐渐停止了移动设备处理器的研发和制造。目前安卓手机处理器中,在高性能处理器方面高通几乎是世界第一的水平,当然三星、海思和联发科也有一些不错的芯片,但是比高通的GPU还是都有差距在。
求inter和amd芯片的发展历程,要详细的英文名和中文名,越多越好,要贴近现在流行,实用点的
公司概览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超威半导体 注释:Micro为微小之意 但是AMD公司为自己的中文命名是超威半导体 所以也可称为超微半导体 这里使用的是官方说法) 成立于 1969 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 AMD 公司专门为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行业设计和制造各种创新的微处理器、闪存和低功率处理器解决方案。 AMD 致力为技术用户——从企业、政府机构到个人消费者——提供基于标准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其在CPU市场上的占有率仅次于Intel。 AMD 在全球各地设有业务机构, 在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设有制造工厂,并在全球各大主要城市设有销售办事处,拥有超过 1.6万名员工 。 2004 年, AMD 的销售额是 50 亿美元。 AMD 有超过 70% 的收入都来自于国际市场,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公司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代号为 AMD。 业务发展 在 AMD,坚持“客户为本 推动创新”的理念,这是指导 AMD 所有业务运作的核心准则。 AMD与客户建立了成功的合作关系,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需求;AMD与技术领袖开展了密切的合作,以开发下一代解决方案,拓展全球市场和推广 AMD 的品牌;我们还与一些以克服艰巨困难并依靠技术获得成功的世界级领先者建立了合作关系。 迄今为止,全球已经有超过 2,000 家软硬件开发商、 OEM 厂商和分销商宣布支持AMD64位技术。 在福布斯全球 2000 强中排名前 100 位的公司中, 75% 以上在使用基于 AMD 皓龙 处理器的系统运行企业应用,且性能获得大幅提高。 AMD 的产品系列 计算产品 对于需要高性能计算和 IT 基础设施的企业用户来说, AMD 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 • 1981年,AMD 287 FPU ,使用Intel 80287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Intel 80287基本相同。也是迄今为止AMD 公司 唯一生产过的FPU产品,十分稀有。 • AMD 8080(1974年)、8085(1976年)、8086(1978年)、8088(1979年)、80186(1982年)、80188、80286微处理器,使用Intel 8080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Intel同名产品基本相同。 • AMD 386(1991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9,有SX和DX之分,分别与Intel 80386SX和DX相兼容的微处理器。AMD 386DX与Intel 386DX同为32位处理器。不同的是AMD 386SX是一个完全的16位处理器,而Intel 386SX是一种准32位处理器----内部总线32位,外部16位。AMD 386DX的性能与Intel 80386DX相差无己,同为当时的主流产品之一。AMD也曾研发了386 DE等多种型号基于386核心的嵌入式产品。 • AMD 486DX(1993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4,AMD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代486产品。而后陆续推出了其他486级别 的产品,常见的型号有:486DX2,核心代号P24;486DX4,核心代号P24C;486SX2,核心代号P23等。其它 衍生型号还有486DE、486DXL2等,比较少见。AMD 486的最高频率为120MHz(DX4-120),这是第一次在频率上超越了强大的竞争对手Intel。 • AMD 5X86(1995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X5,AMD公司在486市场的利器。486时代的后期,TI(德州仪器)推出了高性价比的TI486DX2-80,很快占领了中低端市场,Intel也推出了高端的Pentium系列。AMD为了抢占市场的空缺,便推出了5x86系列CPU(几乎是与Cyrix 5x86同时推出)。它是486级最高频的产品----33*4、133MHz,0.35微米制造工艺,内置16KB一级回写缓存,性能直指Pentium75,并且功耗要小于Pentium。 • AMD K5(1997年)微处理器,1997年发布。因为研发问题,其上市时间比竞争对手Intel的"经典奔腾"晚了许多,再加上性能并不十分出色,这个不成功的产品一度使得AMD的市场份额大量丧失。K5的性能非常一般,整数运算能力比不上Cyrix 6x86,但比"经典奔腾"略强;浮点预算能力远远比不上"经典奔腾",但稍强于Cyrix 6x86。综合来看,K5属于实力比较平均的产品,而上市之初的低廉的价格比其性能更加吸引消费者。另外,最高端的K5-RP200产量很小(惯例吧:)并且没有在中国大陆销售。 • AMD K6(1997年)处理器是与Intel PentiumMMX同档次的产品。是AMD在收购了NexGen,融入当时先进的NexGen 686技术之后的力作。它同样包含了MMX指令集以及比Pentium MMX整整大出一倍的64KB的L1缓存!整体比 较而言,K6是一款成功的作品,只是在性能方面,浮点运算能力依旧低于Pentium MMX。 • K6-2(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曾经是AMD的拳头产品,现在我们称之为经典。为了打败竞争对手Intel,AMD K6-2系列微处理器在K6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改进,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入了对"3DNow!"指令的支持。"3DNow!"指令是对X86体系的重大突破,此项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是大大加强了计算机的3D处理能力,带给我们真正优秀的3D表现。当你使用专门为"3DNow!"优化的软件时就能发现,K6-2的潜力是多么的巨大。而且大多数K6-2并没有锁频,加上0.25微米制造工艺带给我们的低发热量,能很轻松的超频使用。也就是从K6-2开始,超频不再是Intel的专有名词。同时,.K62也继承了AMD一贯的传统,同频型号比Intel产品价格要低25%左右,市场销量惊人。K6-2系列上市之初使用的是"K6 3D"这个名字("3D"即"3DNow!"),待到正式上市才正名为"K6-2"。正因为如此,大多数K6 3D为ES(少量正式版,毕竟没有量产:)。K6 3D曾经有一款非标准的250MHz产品,但是在正式的K6-2系列中并没有出现。K6-2的最低频率为200MHz,最高达到550MHz。 • AMD于1999年2月推出了代号为"Sharptooth"(利齿)的K6-3(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它是AMD推出的最后一款支持Super架构和CPGA封装形式的CPU。K6-3采用了0.25微米制造工艺,集成256KB二级缓存(竞争对手Intel的新赛扬是128KB),并以CPU的主频速度运行。而曾经Socket 7主板上的L2此时就被K6-3自动识别为了L3,这对于高频率的CPU来说无疑很有优势,虽然K6-3的浮点运算依旧差强人意。因为各种原因,K6-3投放市场之后难觅踪迹,价格也并非平易近人,即便是更加先进的K6-3+出现之后。 • 采用直连架构的 AMD 皓龙(Operon) 处理器可以提供领先的单核和双核技术。 使IT管理员能够在同一服务器上运行32位与64位应用软件,前提是该服务器使用的是64位操作系统。 • AMD 速龙(Athlon64),又叫阿斯龙 64 处理器可以为企业的台式电脑用户提供卓越的性能和重要的投资保护。 • AMD 双核速龙 64(AthlonX2 64 )处理器可以提供更高的多任务性能,帮助企业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 • AMD 炫龙 64(Turion64) 移动计算技术可以利用移动计算领域的最新成果,提供最高的移动办公能力,以及领先的 64 位计算技术。 • AMD 闪龙(Sempron64) 处理器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出色的性价比,而且可以提高员工的日常工作效率。 • AMD 羿龙(Phoenom)处理器 全新架构的4核处理器,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在命名中取消“64”,因为现今的CPU都是64位的,不必再标明)。 对于消费者, AMD 也提供全系列 64 位产品 • AMD 双核速龙 64 处理器可以让用户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包括业务应用和视频、照片,内容创建和音频制作等)。这些强大的功能使其成为那些即将上市的新型媒体中心的最佳选择。 • AMD 速龙 64 处理器具有出色的功能和性能,可以提供栩栩如生的数字媒体效果――包括音乐、视频、照片和 DVD 等。 • AMD 雷鸟 (Thunderbird)处理器 • AMD 毒龙 (Duron)处理器可以说是雷鸟的精简便宜版,架构和雷鸟处理器一样,其差别除了时脉较低之外,就是内建的L2 Cache,只有64K 。 •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轻薄型笔记本电脑领略 64 位性能的消费者, AMD 炫龙 64 移动计算技术可以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提供安全的移动办公能力。 • 对于那些希望获得最佳性价比的消费者, AMD 闪龙 处理器可以提供从文字处理到照片浏览的各种常用功能。 嵌入式解决方案 AMD 的嵌入式解决方案以个人电脑以外的上网设备为目标市场,锁定的目标产品包括平板电脑、汽车导航及娱乐系统、家庭与小型办公室网络产品以及通信设备。AMD Geode 解决方案系列不仅包括基于x86的嵌入式处理器,还包括多种系统解决方案。AMD 的一系列 Alchemy 解决方案有低功率、高性能的 MIPS 处理器、无线技术、开发电路板及参考设计套件。随着这些新的解决方案相继推出,AMD 的产品将会更加多元化,有助确立 AMD 在新一代产品市场上的领导地位。 INTEL微处理器的里程碑 1971 年: 4004 微处理器 4004 处理器是英特尔的第一款微处理器。这一突破性的重大发明不仅成为 Busicom 计算器强劲的动力之源,更打开了让机器设备象个人电脑一样可嵌入智能的未来之路。 1972 年: 8008 微处理器 8008 处理器拥有相当于 4004 处理器两倍的处理能力。《无线电电子学》 杂志 1974 年的一篇文章曾提及一种采用了 8008 处理器的设备 Mark-8,它是首批为家用目的而制造的电脑之一——不过按照今天的标准,Mark-8 既难于制造组装,又不容易维护操作。 1974 年: 8080 微处理器 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Altair 采用了 8080 处理器作为大脑——据称 “Altair” 出自电视剧 《星际迷航 Star Trek》,是片中企业号飞船的目标地之一。电脑爱好者们花 395 美元就能购买一台 Altair。仅短短几个月时间,这种电脑就销售出了好几万台,创下历史上首次个人电脑延期交货的纪录 1978 年: 8086-8088 微处理器 英特尔与 IBM 新个人电脑部门所进行的一次关键交易使 8088 处理器成为了 IBM 新型主打产品 IBM PC 的大脑。8088 的大获成功使英特尔步入全球企业 500 强的行列,并被 《财富》 杂志评为“70 年代最成功企业”之一。 1982 年: 286 微处理器 英特尔 286 最初的名称为 80286,是英特尔第一款能够运行所有为其前代产品编写的软件的处理器。这种强大的软件兼容性亦成为英特尔微处理器家族的重要特点之一。在该产品发布后的 6 年里,全世界共生产了大约 1500 万台采用 286 处理器的个人电脑。 1985 年: 英特尔386 微处理器 英特尔386 微处理器拥有 275,000 个晶体管,是早期 4004 处理器的 100 多倍。该处理器是一款 32 位芯片,具有多任务处理能力,也就是说它可以同时运行多种程序。 1989 年: 英特尔486 DX CPU 微处理器 英特尔486 处理器从真正意义上表明用户从依靠输入命令运行电脑的年代进入了只需点击即可操作的全新时代。史密森尼博物院国立美国历史博物馆的技术史学家 David K. Allison 回忆说,“我第一次拥有这样一台彩色显示电脑,并如此之快地在桌面进行我的排版工作。”英特尔486 处理器首次增加了一个内置的数学协处理器,将复杂的数学功能从中央处理器中分离出来,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计算速度。 1993 年: 英特尔 奔腾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处理器能够让电脑更加轻松地整合 “真实世界” 中的数据(如讲话、声音、笔迹和图片)。通过漫画和电视脱口秀节目宣传的英特尔 奔腾 处理器,一经推出即迅速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1995 年: 英特尔 高能奔腾 处理器 于 1995 年秋季发布的英特尔 高能奔腾 处理器设计用于支持 32 位服务器和工作站应用,以及高速的电脑辅助设计、机械工程和科学计算等。每一枚英特尔 高能奔腾 处理器在封装时都加入了一枚可以再次提升速度的二级高速缓存存储芯片。强大的英特尔 高能奔腾 处理器拥有多达 550 万个晶体管。 1997 年: 英特尔 奔腾 II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II 处理器拥有 750 万个晶体管,并采用了英特尔 MMX 技术,专门设计用于高效处理视频、音频和图形数据。该产品采用了创新的单边接触卡盒(S.E.C)封装,并整合了一枚高速缓存存储芯片。有了这一芯片,个人电脑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捕捉、并与朋友和家人共享数字图片;还可以对家庭电影进行和添加文本、音乐或情景过渡;甚至可以使用视频电话通过标准的电话线向互联网发送视频。 1998 年: 英特尔 奔腾 II 至强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II 至强 处理器设计用于满足中高端服务器和工作站的性能要求。遵照英特尔为特定市场提供专属处理器产品的战略,英特尔 奔腾 II 至强 处理器所拥有的技术创新专门设计用于工作站和服务器执行所需的商业应用,如互联网服务、企业数据存储、数字内容创作以及电子和机械设计自动化等。基于该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可配置四或八枚处理器甚至更多。 1999 年: 英特尔 赛扬 处理器 作为英特尔面向具体市场开发产品这一战略的继续,英特尔 赛扬 处理器设计用于经济型的个人电脑市场。该处理器为消费者提供了格外出色的性价比,并为游戏和教育软件等应用提供了出色的性能。 1999 年: 英特尔 奔腾 III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III 处理器的 70 条创新指令——因特网数据流单指令序列扩展(Internet 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明显增强了处理高级图像、3D、音频流、视频和语音识别等应用所需的性能。该产品设计用于大幅提升互联网体验,让用户得以浏览逼真的网上博物馆和商店,并下载高品质的视频等。该处理器集成了 950 万个晶体管,并采用了 0.25 微米技术。 1999 年: 英特尔 奔腾 III 至强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III 至强 处理器在英特尔面向工作站和服务器市场的产品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提供额外的性能以支持电子商务应用及高端商业计算。该处理器整合了英特尔 奔腾 III 处理器所拥有的 70 条 SIMD 指令,使得多媒体和视频流应用的性能显著增强。并且英特尔 奔腾 III 至强 处理器所拥有的先进的高速缓存技术加速了信息从系统总线到处理器的传输,使性能获得了大幅提升。该处理器设计用于多处理器配置的系统。 2000 年: 英特尔 奔腾 4 处理器 基于英特尔 奔腾 4 处理器的个人电脑用户可以创作专业品质的电影;通过互联网发送像电视一样的视频;使用实时视频语音工具进行交流;实时渲染 3D 图形;为 MP3 播放器快速编码音乐;在与互联网进行连接的状态下同时运行多个多媒体应用。该处理器最初推出时就拥有 4200 万个晶体管和仅为 0.18 微米的电路线。 英特尔首款微处理器 4004 的运行速率为 108KHz,而现今的英特尔 奔腾 4 处理器的初速率已经达到了 1.5GHz,如果汽车的速度也能有同等提升的话,那么从旧金山开车到纽约只需要 13 秒。 2001 年: 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 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的应用目标是那些即将出现的高性能和中端双路工作站、以及双路和多路配置的服务器。该平台为客户提供了一种兼具高性能和低价格优势的全新操作系统和应用选择。与基于英特尔 奔腾 III 至强 处理器的系统相比,采用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的工作站根据应用和配置的不同,其性能预计可提升 30% 到 90% 左右。该处理器基于英特尔 NetBurst 架构,设计用于为视频和音频应用、高级互联网技术及复杂 3D 图形提供所需要的计算动力。 2001 年: 英特尔 安腾 处理器 英特尔 安腾 处理器是英特尔推出的 64 位处理器家族中的首款产品。 该处理器是在基于英特尔显式并行指令计算(EPIC)设计技术的全新架构之基础上开发制造的,设计用于高端、企业级服务器和工作站。该处理器能够为要求最苛刻的企业和高性能计算应用(包括电子商务安全交易、大型数据库、计算机辅助的机械工程以及精密的科学和工程计算)提供全球最出色的性能。 2002 年: 英特尔 安腾2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4 /Hyper Threading处理器 英特尔 安腾 2 处理器是安腾处理器家族的第二位成员,同样是一款企业用处理器。该处理器家族为数据密集程度最高、业务最关键和技术要求最高的计算应用提供英特尔 架构的出色性能及规模经济等优势。该处理器能为数据库、计算机辅助工程、网上交易安全等提供领先的性能。 英特尔推出新款Intel Pentium 4处理器内含创新的Hyper-Threading(HT)超执行绪技术。超执行绪技术打造出新等级的高效能桌上型计算机,能同时快速执行多项运算应用, 或针对支持多重执行绪的软件带来更高的效能。超执行绪技术让计算机效能增加25%。除了为桌上型计算机使用者提供超执行绪技术外,英特尔亦达成另一项计算 机里程碑,就是推出运作时脉达3.06 GHz的Pentium 4处理器,是首款每秒执行30亿个运算周期的商业微处理器,如此优异的性能要归功于当时业界最先进的0.13微米制程技术,翌年,内建超执行绪技术的 Intel Pentium 4处理器时脉达到3.2 GHz。 2003 年: 英特尔 奔腾 M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M 处理器,英特尔 855 芯片组家族以及英特尔 PRO/无线 2003 网卡是英特尔 迅驰 移动计算技术的三大组成部分。英特尔 迅驰 移动计算技术专门设计用于便携式计算,具有内建的无线局域网能力和突破性的创新移动性能。该处理器支持更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以及更轻更薄的笔记本电脑造形。 2005年 :Intel Pentium D 处理器 首颗内含2个处理核心的Intel Pentium D 处理器登场,正式揭开x86处理器多核心时代。 2006年:Intel Core 2 Duo处理器 Core微架构桌面处理器,核心代号Conroe将命名为Core 2 Duo/Extreme家族,其E6700 2.6GHz型号比先前推出之最强的Intel Pentium D 960 (3.6GHz)处理器,在效能方面提升了40%,省电效率亦增加40%,Core 2 Duo处理器内含2.91亿个晶体管。 1971 年:4004微处理器 1972年:英特尔8008微处理器 1976年: 发布8085处理器 1978年:英特尔推出4.77MHz的8086 1979年:英特尔推出4.77MHz的准16位微处理器8088 1981年:80186和80188发布。 1982年:80286就发布。 1988年6月16日:80386SX发布。 1989年4月,英特尔推出25MHz 486微处理器。 1991年5月22日:80486DX的廉价版80486SX发布,它和DX的区别是没有整合FPU 1993年3月22日:全面超越486的新一代586 CPU问世。 1994年3月7日:英特尔发布90和100MHz 的Pentium 处理器 1994年10月10日:英特尔发布75MHz 版本的Pentium 处理器 1995年3月27日:英特尔发布120MHz 的Pentium 处理器 1995年6月1日:英特尔发布133MHz 版本Pentium 处理器 1995年11月1日,英特尔推出了Pentium Pro处理器。Pentium Pro的工作频率 有150/166/180和200MHz四种,都具有16KB的一级缓存和256KB的二级缓存。 1996年1月4日英特尔发布150&166 MHz Pentium CPU,包括了越3.3M个晶体管 1996年10月6日:英特尔发布200MHz Pentium CPU 1997年4月7日 。英特尔发布了Pentium II处理器 1998年2月:Intel 发布333MHz Pentium II处理器 1999年1月,英特尔推出奔腾III处理器 1999年10月,Intel推出了基于0.18微米工艺制造的Pentium III处理器 2000年3月8日: Intel 限量供应1GHz Pentium III 处理器 2000年11月20日,英特尔正式发布了下一代处理器——奔腾4 INTEL微处理器的里程碑
更多文章:
尼康s6000屏幕发黄(求救!尼康S6000拍出来的照片颜色暗)
2024年9月15日 03:30
elod是什么牌子音箱(承受功率是15至175音箱一对配多大蓝芽功放)
2024年10月30日 04:30
s5三星诺手(Faker诺克萨斯之手符文天赋 lolS5诺手怎么出装)
2024年3月12日 10:40
oppor9splus换屏幕多少钱(OPPOr9s换原装外屏要多少钱)
2024年5月10日 04:50
magicbook14很垃圾吗(荣耀magicbook14 2020版的屏幕真的很差吗网上有的说会闪瞎眼程序员用怎么样)
2024年9月2日 08:10
创维32l01hm电源5v低(求创维32L01HM液晶电视不开机的维修方法)
2024年8月31日 13:00
magic book电脑是什么牌子(华为荣耀笔记本电脑MagicBoo怎么样)
2024年7月1日 20:30
联想官方旗舰店和联想专卖店(买联想电脑到专卖店去购买和在官网购买有什么区别)
2024年11月19日 07:20